相傳Karlovy Vary 名稱的由來 , 是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四世帶著獵犬來山谷狩獵發現的。Karlovy是「查理 」, Vary則是「溫泉」的意思。
溫泉的發跡 , 有好幾種說法: 有人說是鹿掉進水裡舒服的不想爬起來 , 也有人說是皇帝的獵犬掉入河中治好了原有的皮膚病 ...Whatever , 就是有神奇療效的泉水 ~
由於這樣的典故 , 在Trzni飲泉所的牆面有一塊銅牌 , 上方雕刻的圖案即在說明此故事 , 而下方64℃的溫泉出水口則為傳說中查理四世的驚人發現。
市場溫泉迴廊(Market Colonnade)屬瑞士建築設計 , 曾是公共浴池,也做為鎮議會,1992年才改建成白色鑄鐵蕾絲風格的建築。 看過蕾絲布邊 , 但尚未見過這樣的建築 , 處在空蕩的長廊 , 腦海中卻閃過“夢中的婚禮就該在這裡宴客”的字眼 , 連我這樣的冷血動物 , 都覺得這真是一幢浪慢的建築 ; 但同時也讓我想到電影”追殺比爾”那位復仇新娘在大漠中一座孤立教堂被愛人槍殺的畫面…這是為什麼阿! ? ( 應該是白色 + 蕾絲 + 空蕩蕩的關係)
* 剛好碰到來郊遊的外國小朋友 ~
另一頭的希臘式建築吸引我們大步向前 , 長132 m ,寬13m , 此地最巨大醒目的標的物-磨坊溫泉迴廊(Mlynska Colonnade,又稱慕林斯科溫泉), 整個建築由中殿、側廊和124根柱子組成,廊柱上12座古典雕像,分別代表12個月份 。牆上刻有當地著名詩人的拉丁文詩歌 ,此迴廊共包含5處溫泉。
這是卡洛維瓦利最古老、最宏偉、也最著名的溫泉迴廊,1811年即存在,當時以木材建造。1871至1881年間,由設計布拉格國家劇院的捷克著名建築大師──約瑟夫.季迪克(Josef Zitek)重新設計,原先設計是兩層樓的迴廊建築,卻因預算不足而改變計畫,最後以新文藝復興設計風格定案,花了10年時間建造完成。
很小的時候 , 大約是10歲左右, 我夢過一次類似的神殿 , 至今仍埋藏在我最深層的記憶 , 我很少跟人提起 : 夢中的神殿更高聳 , 在這座溫泉迴廊裡我待了許久 , 細細看著高處整齊劃一的壁面石雕 , 想找尋似曾相識的熟悉 , 也試圖解開我夢境的答案 , 據說有些夢可以預見未來 , 也可能是上輩子留下的記憶 , 我常夢到未來的場景 , 但要到的了夢中那塊土地 , 則須碰碰運氣 ; 在Mlynska Colonnade , 漫步其中的同時 , 似乎也將斷層的記憶作些修補 , 這也是一種心靈上的療養吧 !
繼續往前探索, 遠遠就看到一個透明椎狀物穿出絡繹不絕的現代建築頂端 , 這是最熱門的維吉特尼爾溫泉迴廊(Vridelni Kolonada)
在前往觀賞前 , 側門的地板上有一片閃亮亮的圖騰 , 看到兩個外國女生在照相 , 也前來瞧瞧她們在照什麼好玩的東西 , 原來是個不小心就會忽略的日晷 (PRAVY MISTNI SLUNECNI CAS ) 。一般的日晷 , 中間會有一個突出的物體 , 才能一投射在地面的影子, 辨識推測時間 , 可是這個地面上什麼突出物都沒有 , 有點奇怪 , 後來我才悟到一件事 : 只要我們自己站在中間 , 就可以看出時間阿 (自己就是那個指標) !
圖形中間的圓形 , 又有不同的月份標示 , 這應該是北半球地區常使用的垂直式南北向日晷 , 看當時是哪個月份就站在那一點吧 ?! 中間的月份是古羅馬文 , 圓圈最外圍則是數字4~20的羅馬數字 , 依我們前幾天在布拉格五點就在等待日出的時間推算 , 北半球夏季日照時間很長 , 夏至時 , 清晨四點說不定就可以看到陽光 , 而晚上要天要真的黑 , 一定是過九點之後 , 所以會有四點到晚上八點的數字在地上顯現, 表示這是看得到日照的時間。
離開奢華的日晷 ,主題再回到維吉特尼爾溫泉迴廊吧 ~
以泉水噴出高度最高和溫度最高而聞名 。19世紀時在溫泉上方有特製的防護,1971至1975年迴廊重建為透明玻璃帷幕
此泉溫度高達72℃,水柱高14尺,一入內即感受陣陣熱氣 , 像來到澡堂或蒸汽室 , 因為噴力十足 , 溫度又高 , 我鼓起勇氣坐在噴泉外圍照相 , 面對鏡頭 , 後方噴泉不規則的噴射, 偶爾幾滴水滴濺到身上 , 真是很驚悚 , 在這種驚恐下還要做出歡樂的表情…
由於噴出時間不定,且溫度極高,因此遊客被禁止接觸泉水。其實在側門玻璃上 , 禁止及注意的事項還不只這些 , 貼紙圖案還蠻有趣 ~
* 裝溫泉有限時間
* 娃娃車入內也有時間限制
溫泉旁邊有雙雙成對的透明玻璃球 , 不知是什麼用途 ? 或只是裝飾 ? 那我就拿它來當太空人道具好了!
內部是各式不同水溫的療養溫泉 , 可以喝免費的 , 但我們實在沒什麼興趣再去比較各種不同溫度不同礦物質間嚐起來的不同點 , 就裝個樣子照相留念
* 這張照片我的表情超兇狠 , 盧帥總是不倒數就按下快門 , 後來看到這張照片都笑到流淚 ~
而維吉特尼爾溫泉迴廊建築外側坡道上 , 是標的物明顯的聖瑪利.瑪德琳教堂Cram sv. Maří Magdaleny(Church of St. Magdlene), 教堂外觀以白色的巴洛克式為主,有兩座對稱的尖塔,看了太多教堂的我們 , 已痲痹沒意願再前往參觀 , 因為肚子已經咕嚕叫 , 放飯時間到 , 前往餐廳吃飯啦 。
* 今天中午吃烤魚餐 , 魚肉本身還蠻好吃的 , 但配菜就…薯條 , 好普通阿 !
* 這家餐廳附設在旅館內的 , 酷的是裡面的一切都很復古 , 包括它的電梯, 好想搭看看喔 ~
* 特殊的旅館鑰匙 , 整個插在門把上啦 !
飯後我們沿著 Tepla和兩岸散步 , 聽到一鎮清脆的鈴聲 , 尋找聲音來源 , 看到一個小孩在踩著有趣的東西 , 我稱它為”九宮格踩踏式音樂鈴”
* 盧帥又出其不意幫我拍了一張表情怪異的照片...偏偏又只有這張能留念
接著我們就四處亂走了 , 發現有趣的就停下來看一看
* 復古公共電話亭
* 陪"好兵帥客" 在外頭晒太陽 , 照這張照片在旁邊等了好幾輪 , 還幫好幾位阿媽拍照 , 這也是出自某位大嬸之手拍的
* 兌換貨幣的地方 , 很常見 , 但歐元換成克朗未必划得來
* 這裡的門鈴對講機標示的住戶都很清楚 , 相較於台灣 , 郵差在這裡找人比較方便
再會啦 ~我前世的故鄉 , 等我老一點的時候 , 大概像照片中讀報紙的老奶奶一樣悠閒的時候, 再來這裡跟你敘舊
卡洛維瓦利. -完-